- 玄珠录
- (玄珠錄, 玄珠录) 書名。 道教語錄體裁著作。 二卷。 王玄覽講述, 門人王太霄集錄。 成書於唐代。 該書卷首為王太霄序, 大抵言其師生平行事, 謂王玄覽少時常為鄉人預言吉凶壽夭, 人多信之, 長而〝二教經論悉遍批討〞, 貫通道釋二家之說。 正文二卷, 凡收語錄一百二十餘則。 因屬語錄體, 有些片斷不太完整。 行文頗似偈語。 該書中, 把道分為〝常道〞與〝可道〞, 〝常道〞是不可道之〝道〞, 〝可道〞是可道之〝道〞。 不可道之道生天生地, 可道之道則生化萬物。 在道與物的關係上, 認為寂然不動的道化生出變化不定的萬物。 然而, 道隨化生了萬物, 但道本身並沒有什麼損減。 又說: 道與物是同時產生的, 因為有了物的依始, 所以才感知道的存在。 在道與眾生的關係上, 認為既是產生又是相因。 曰〝人生稟道生, 眾生非是道〞。 又說法本由人起, 法本由人滅。 沒有人的知見, 就什麼也不存在了。 讀書還討論了心與境、 眼與色的關係。 曰心中本無先驗的知識, 知識是思想器官(心)接受外界剌激, 在認識其對象的過程中產生的。 在眼與境上, 云〝將眼對色, 則生一見〞, 〝見若屬於眼, 無色處能見〞, 〝眼搖見物搖, 其物實不搖。 眼靜見物靜, 其物實不靜。 為有二眼故, 見物有動靜。 二眼既也無, 動靜並不有〞。 認為現實事物的存在和不同歷史時期的萬事萬物都存在於心念之中, 曰空見與有見, 並在一心中。 此心若也無, 空有之見當何在。 在談到古事、 今事與心念的關係時說: 如果過去的事情存在於今天人們的意念裡, 那麼過去的就不成其過去, 未來也不成其未來。 在修道方面, 認為阻礙得道的魔力在於人有知見。 要修道必須先除滅知見, 一切眾生欲求道, 當滅知見, 知見滅盡, 乃得道矣。 在除滅知見中, 還強調了死的重要: 〝眾生死滅後, 知見自然滅, 何假苦勸修, 強令滅知見〞。 該書佛道二理並融, 論道物、 真妄、 體用、 空有、 動寂、 心性等道教理論問題, 系唐人道書中融通釋道二教之典型。 是研究唐代道教思想理論的重要經典。 本文收錄《正統道藏》太玄部, 《宋志》錄有《玄珠要訣》一卷, 《玄珠握鑒》三卷, 《玄珠錄要》三卷。
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. 2013.